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宁波全国率先实现农民饮用水工程全覆盖
昨天(12月25日),奉化尚田镇塔竹林村的古稀老人毛彩英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水流汩汩而下。“挑了一辈子的水桶终于可以搁下了。”她眼中泪光盈盈。该村的正式通水,标志着全市379万农村人口提前两年喝上了足量的干净水,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水利部领导指出,宁波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民饮用水工程全覆盖,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在塔竹林村边的山上,随处可见曾用于引水的竹管。村支书毛国平说,因为水的问题,一些村民被迫迁居。事实上,在2005年,我市农村像他们那样喝不上“放心水”的农民还有100万名。当年,市政府明确表示,农民饮用水安全事关统筹城乡发展,事关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把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列为政府实事工程的头件大事,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责任状。
    至今,全市已投入11亿元,完成1000多座小型水站的新建和改扩建。“我们不但解决了100万名农民喝水难问题,另外还改善了80多万名农民的用水条件,使全市农村人口都用上足量干净水。”市水利部门负责人介绍,根据不同条件,各地采用不同建设方案:在鄞州、北仑等地,尽量把城市水厂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余姚、奉化等地规模较大的丘陵、沿海地区,打破镇村界线,建设区域性供水工程;象山海岛、余姚四明山等地利用水库、山塘等水源,建成村级供水站。目前,我市农村已全部达到干旱季节日人均供水40升的标准。
    农民饮用水不仅要量足,更要质好。各地根据水质和人口数量采用了膜处理法、紫外线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等方法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净化,设施配置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膜处理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全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其水质甚至还优于城区水厂。水利部门提供的检测数据表明,目前全市所有的农民饮用水工程水质均已达到国家农村生活饮用水二级卫生标准。
    农民饮用水工程的建成使大批山区海岛农民摆脱了一到旱季就找水的窘境。去年7月份,全市降雨量只有常年的40%,但与同样干旱的2003年相比,饮水困难的人口却减少了59.6%。